高负债谜团
万达的高速扩张,究竟会不会有资金问题?
根据媒体报道,2011年上半年,万达共发行10次信托融资,募资逾78亿元(在万达的信托产品中,大部分为股权信托,其中部分产品披露的信托规模在5亿-15亿元)。
从时间点上来看,万达连续发行信托融资,显然是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制约,银行对房地产贷款紧缩所致。此前,依靠银行贷款滚动开发的模式受到抑制,而信托融资显然成为包括万达在内的众多房地产商资金的重要来源。
其实,在王健林看来,REITs (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是一种非常好的融资渠道,其好处有四条:第一,相当于直接融资,不从银行贷款,规避了金融风险;第二,开辟投资渠道,买股票被宰,存款又负利率,REITS平均回报6%-7%,而且单份投资较小,增值又稳当;第三,支持商业终端建设,利于扩大内需;第四,解决就业,大型商业中心就业5000-10000人。
可惜,至今中国还未放行REITs,也正因此,逼万达走出了“住宅+商业”,依靠住宅平衡现金流的“万达模式”。
但是,高负债问题依然是媒体诟病最多的。
据媒体算账,2009年,万达总资产约741亿元,负债约688亿元;2010年,总资产增至1414亿元,负债1280亿元;2011年,总资产增至2030亿元,负债1825亿元,由此有人推断万达的资产负债率长期维持在90%左右,其高速扩张依赖于高负债率。
其实,房地产业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金融业,采访中甚至有专家认为:如果说地产商对资金不渴求,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这家公司已经没有了扩张的锐气,已经过了青春期。显然,对于万达来说,青春期刚过一半。
王健林对所谓的高负债率并不认同,他掰着手指对《英才》记者说“首先,万达根本就没有90%的资产负债率,其次,万达的净负债率恐怕是全中国房地产商中最低的。”
所谓净负债率,是指金融负债减去金融资产。按照中国的会计准则,房地产企业的预收账款计入负债,而且占有很大的比例,行业平均水平为负债的50%左右。以万科为例,2012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79.4%,剔除预收账款后,净负债率为37.7%。而王健林称,万达的净负债水平也仅为总负债的一半左右。
万达与万科相比,又有不同。万达是以持有商业物业为主的房地产企业,资产大都是不动产,以入账的成本来作为负债基数(也就是分母,总资产),其受资产估值的影响就更大。
以北京万达广场为例,三栋大楼共22万平米的建筑面积,当年的总成本是21.4亿元,平均每平米成本9700多元。按照中国的会计准则,不动产需要进行折旧,如按照30年折旧来计算,平均每年折旧7100多万元,而从2006年建成至今已过6年,共折旧4.26亿元,其万达广场的账面价值共计17.14亿元。但是目前,与万达广场同区位的写字楼每平米售价至少5万元,如果按照此价位计算,万达广场的资产估值将达到110亿元,是其账面价值的5倍多。
2025-07-02 08:15
2025-07-01 10:21
2025-07-01 10:13
2025-06-30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