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2012年4月,苏州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试运行,将东部的工业园区和西部的高新区完美的串联起来,有效促进信息的沟通和资源的流转,让高新区的人们一边喟叹不如,一边对工业园区羡慕不已。
正当人们在对园区投来羡慕眼光之时,高新区却迎来新一轮发展,一股潜流正在潜滋暗长。继2013年4月份龙湖入驻高新区后,路劲、津西博远、仁恒等品牌开发商陆续落子高新区,除此之外,有轨电车1号线预计今年年底开通试运行,城市的基础设施正在日益完善。曾经饱受诟病的高新区,近年来区域发展速度快,已成为苏州市民关注的焦点,
面对汹涌而来的降价大潮,使得不少城市加入降价大军之中,一场全国浩浩荡荡的降价风席卷全国。作为杭州和常州的近邻城市的苏州,虽没有加入降价大军,但是“金三银四”的市场也略显疲意,“金三银四”的成交量创下三年新低。
了解的苏州的人,都知晓高新区已有24年的发展历史,但是为何发展水平不及只有发展20余载的工业园区?是政策的不逮?还是区域资源有限?高新区能否在新一轮的城镇化的大潮中,抓住机遇?2014年苏州楼市该何去何从?本期房掌柜采访了苏州房地产行业协会秘书长倪峻先生,对高新区和苏州市场进行探讨。
苏州房地产行业协会秘书长倪峻
跟随领导,得以拜见倪峻先生,由于初次见面时间已久,不大能记得倪峻先生的容貌和言谈举止。一年过往,种种事由,才得以再次见到倪峻先生,倪峻约莫60岁,平易近人,没有丝毫严肃和刻板,时而嘴角上会有着孩子般灿烂的笑容,倪峻先生有着乐观和豁达的人生态度,也体现在对事物看法和见解上。
“摊大饼“式开发模式使高新区成“败笔” 主因思路和规划缺乏全面性
苏州高新区全称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0年苏州市政府按照国务院“保护古城风貌,加快新区建设”的精神开发建设。受到既要保护古城风貌,又要开发建设的双重要求,高新区政府采取“摊大饼”的方式进行开发。
何为“摊大饼”开发方式?倪峻给房掌柜记者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都见过摊饼,就是这么大不够就再大一点,中间部分是住宅区,外围发展工业,城市是不断膨胀的,那就把饼再摊大一点,又是住宅区,再是工业区。刚开始几年就是按照这样的发展模式进行发展的。”
94年中国政府和新加坡政府齐力开发苏州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园区借助新加坡的软件(即新加坡城市开发经验),同时作为国家级开发区,政策支持力度上的区别,一大批人员去新加坡学习,所以园区总体规划瞬间就全部做好,当时直接规划了8平方公里,一个片区一个片区开发。
由于经验好,苏州市政府对城市建设的思路得以改变,由原来从古城区疏散人群的方式换成一条扁担挑两头的方式,东侧是园区,西侧是高新区。先发展园区,园区发展日渐成熟,设施上基本上得到国际标准,高新区开始学习园区,重新对整个片区进行规划,原先建设规划的地方不易改动,导致高新区的发展滞后于园区。
另一原因高新区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制约。园区的发展,其中金鸡湖和独墅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高新区基本上没有湖,只有一些山;湖景旖旎的风光,吸引着第三产业进驻园区,实现了园区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无污染和环保的企业落户园区,园区就比以前更好。
2025-06-29 18:45
2025-06-28 14:45
2025-06-27 17:56
2025-06-27 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