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模式宣告终结,行业不再以规模论英雄。寒冬腊月,方知松柏长青。部分偿债压力大的房企被迫收缩放缓,而那些优质稳健房企,却在逆向生长。
在房住不炒的基调下,房地产行业的分化将进一步加剧,一方面问题房企风险将加速暴露;另一方面,随着利好频出,市场正在加速恢复健康,一批优质房企,在穿越周期波动之后,将迎来下一个高光时代。
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批房企,有国央企,也有民企;有头部房企,也有腰部房企,甚至还有不少的中小房企。他们除了有独门的生存绝学之外,还有共同点,就是战略笃定,立足长期主义。
房地产行业暖流涌动
2021年以来,全国房地产调控累计接近600次。这背后,国家不是为了打压这个行业,而是为了这个行业更有序、稳定、健康发展。
房地产行业依然是一个值得期待的行业,毕竟老房子还是要拆的,旧房子还是要修的,新房子还是要建的。
七普数据显示,中国城镇常住人口仅占总人口63.9%,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未来5年全国城市人口将增长4500万以上,这将带动大于14亿平方米的增量购房需求,房地产行业规模有望保持在年均10亿~13亿平方米。
▲中国城镇化率增长趋势,资料来源腾讯研究院
当前,房地产市场已经迎来了三股暖流。
第一个暖流,来自高层。
国务院金融委提出,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应对方案,提出新发展模式转型配套措施。
随后,银保监会、财政部、证监会、央行、外汇局等重量级部门也密集发声支持地产行业健康发展。
第二个暖流,来自地方政府,分类调控因城施策,他们纷纷通过松绑的方式重振楼市信心。
哈尔滨取消限售政策,青岛调整远郊区限售政策,郑州全面放松限购限贷……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超60个城市出台松绑楼市政策。在“房住不炒”的大前提下,各地楼市调控政策也越发趋向灵活。
第三个暖流,来自于金融端。多地房贷利率有所下调,银行不断加大购房按揭贷款发放力度,房企融资困境也在改善。
据wind及交易商协会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注册信息系统公开信息,2021年四季度以来,共有69家房企发行债务融资工具;2022年1-2月,房企发债总规模719亿元。
在暖流下,整个房地产行业,也在加速进入新一轮楼市周期。
谁能走得更远?
新一轮楼市周期到来,房地产行业整体分化将进一步加快。
大浪淘沙始见真金,财务稳健、资金充裕、产品优质、战略清晰的房企,往往竞争优势更明显。
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目前市场上没有爆雷,且没有爆雷风险的房企还是占大多数。毫无疑问,这些房企比爆雷房企走得更远。
在这一轮深度调整里,央国企综合实力突出,都表现出较强的韧性,面临市场急转直下的情况,不少房企销售规模做到了稳中有增。
保利发展、中海地产、招商蛇口、华润置地等Top10房企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由于政府的背书,不仅更受消费者青睐,融资优势也相当明显。
根据克而瑞统计,100家典型房企2021年上半年新增债券类融资成本为5.59%。其中,中海地产2021年上半年平均融资成本仅为3.6%,招商蛇口今年更是率先发债,1月注册完成30亿元并购中票。
尽管民企深陷违约重灾区,但也不乏翘楚。
绿城中国、龙湖集团、旭辉集团、新城控股、滨江集团、中骏集团、合生创展……规模有大小,无一例外凭借自身的控制力,以及区域深耕、业务产品、经营管理效率等方面突出能力,行稳致远。
例如:绿城中国和滨江集团,2021年在行业规模负增长的背景下,仍逆市继续走高,全口径销售额分别为2666亿元、1691亿元,出现大幅增长。
又如合生创展,虽然规模算不上大,坚持中高端精品战略,盈利能力令同行垂涎。2021上半年,合生创展毛利率高达63%,而行业均值仅30%左右。
不难发现,这些房企突围的法宝,一方面在于自身的稳健性,有效控制了行业风险冲击,保证了项目的有序推进;另一方面即得益于深耕城市的稳定贡献,此外突出的产品力也是制胜的一大利器。
在众多房企里,龙湖的综合表现也较为亮眼。
2021年,龙湖集团增收又增利,销售面积达到1708.9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额为2900.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7%、7.2%。营业收入达到2233.8亿元,归母核心净利润为224.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0%、20.1%。
龙湖财务上的自律在地产圈是出了名的。截至2021年年底,龙湖集团净负债率进一步下降至46.7%,现金短债比达到6.11倍(剔除预售监管资金及受限资金后现金短债比为3.88)。秉持长期的高度自律,龙湖集团连续6年保持“三道红线”的绿档水平,筑就资本端护城河。
数据全面向好,让龙湖集团持续获资本市场认可,融资成本进一步优化至4.14%,再创历史新低。
同时,他也是国内唯一一家获得境内外全投资级评级的民营房企。其中,惠誉、穆迪、标普分别保持BBB稳定、Baa2稳定、BBB稳定的全投资级评级,中诚信证评(AAA)、新世纪(AAA)展望均为稳定,令集团继续保持民营房企的最佳信用评级。
稳健房企背后:财务健康与战略战术笃定
在疫情频发、风险堆积的当下,房地产的稳定性和发展性依然面临挑战,稳健经营是房企的安身立命之本,也代表了未来行业的转型方向。
回顾本轮房地产行业风险集中暴露期,具备合理债务结构、注重现金流安全的开发商,完美避过危机,也有了把握行业发展的先机。
万科、碧桂园、龙湖等头部房企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万科在去年3季度末,公司净资产负债率为31.9%,连续20年净负债率低于40%。碧桂园逆流而上,权益回款率连续6年达到90%或以上,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更值得一提的是,龙湖集团手握现金885.3亿元,一年内到期债务占比仅8%,为房企“穿越周期”,提供了绝佳的财务范本。
未来,可预见房企无论经营、财务将更加稳健,只有战略战术笃定的房企才有望持续享受更高利润率水平,抓住行业调整过程中的新增长机遇。
再以龙湖为例,其开发业务一直聚焦于核心一二线城市,其中重庆、成都、沈阳、苏州、长沙为收入TOP5城市,兼顾了苏州、长沙等新晋网红城市的业务布局,均为高能级城市“网格化”发展,并没有盲目向四五线城市进行扩张。
也正是业务布局战略战术的笃定,让龙湖集团华中地区的销售份额大幅增长,比2020年增长115亿元;环渤海地区也增长了110.8亿元,超越龙湖集团西部地区成为2021年销售额第二大贡献来源。
龙湖集团地产航道基本盘保持稳中有进的前提下,一直强调在地产开发、商业运营、租赁住房、物业管理、房屋租售、房屋装修六大赛道多维驱动、协同发展,以此谋划未来。
以物业板块为例,龙湖刚推出全新物业管理品牌“龙湖智创生活”,融合物业管理及商业运营两大核心业务,成为龙湖多航道协同发展的新着力点。截至2021年底,龙湖智创生活营业收入已破百亿元大关,实际管理面积2.64亿平方米,位列头部物业企业在管面积第十名。
2025-04-03 09:35
2025-03-27 14:25
2025-03-26 18:25
2025-03-26 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