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只有当房价出现20%或30%的涨幅,中央才有出台更严调控政策的可能性,否则取而代之的将是巩固调控成果的配套政策。而这类型的配套政策,将继续以土地政策为核心和主导,可能出台的政策包括探索新型的土地出让方式、出让的宅地需附带中小套型比例/保障房比例要求等。所谓的新型土地出让方式,即"限地价竞配建",一方面能够有效的控制高价地的频生及对市场预期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后者则是从土地出让时就初定了项目的产品供应线,既响应"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的供给,同时也确保了保障性住房的供应。从这个角度来看,明年的配套政策将是更多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调控,并最终发挥其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二、库存高企新货仍将放量,消化压力犹存
据经纬行研究中心对广州楼盘的不完全调研统计,按照目前的工程进度,若发展商正常推货的话,预计2013年广州十区新推货量将近7.07万套,合计面积约792万㎡,新增供应量或跟今年基本持平。虽然今年以来成交持续攀高,但成交上涨的同时新增供应也在持续放量,因此从当前的市场存量来看,依然处于高位,截止2012年底,十区余货3.73万套,加上新增货量,2013年十区合计货量将达10.8万套,合计面积约1209万㎡。若保持今年的消化速度,预计一年半左右即可消化完毕,再加上增城、从化约3.34万套的可售货量,明年十区两市总体可售货量达14.14万套,合计面积约1618万㎡。
明年市场竞争依然比较严峻,多个区域新货供应将与今年基本持平,而新增供应增幅最为明显的将是荔湾区,预计增幅将近一半。另,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黄埔区缺货外,一直属于市中心供应大区的白云,明年新增供应则出现明显减少,而年底大热的南沙,明年也未有大幅的放量,因此明年这三个区或将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从竞争强度来看,明年以供应刚需产品为主、且可售货量较大的板块将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包括荔湾的芳村板块、白云的金沙洲板块、番禺的华南板块、市桥板块、萝岗的科学城板块、南沙的金洲-区府板块、增城的新塘板块等,其中除南沙的金洲-区府板块因有重大规划利好支撑价格仍有可能继续攀高外,其他板块的刚需盘采取的定价策略或以谨慎乐观为主,虽以价换量的方式难以再现,但价格大幅上扬的可能性也不大。全新盘方面,天健上城、白鹅潭御景壹号、保利云禧、金沙洲深业项目南天名苑、香柏华府、长隆住宅项目、岭南山畔、南沙创鸿城、锦绣天伦花园或将受到客户的持续关注。
三、量稳价微升,刚需盘仍是成交主力
明年1、2月份因是传统的淡季,发展商推货不积极,市场以余货为主,成交预计有所回调,但从3月开始,发展商或逐步加快推货节奏,并刺激需求入市,进而带动成交量的回升。目前来看,由于买家恐涨心理的存在,若政策无加码的话,无论是刚需客户还是改善型客户,入市的积极性仍比较高,且随着楼市的向好,部分投资型客户也有可能通过其他途径曲线进入楼市,客户构成有望进一步扩大。但与今年相比,不同的是,今年的成交量中有一大部分是之前积累一年多的需求的集中释放,而明年则多是新增的需求,再加上客户结构的扩大化,从这个角度看,成交量也会处于相对高位,而总量上预计将与今年持平,即十区成交量在750万平方米左右(月度成交预计在62.5万平方米),刚需客户在市场主体中仍占绝对地位,刚需盘依然是成交主力。
价格方面,今年年底由于市场的持续升温,多盘价格已攀至该盘开盘以来售价的新高,其中中心区和南沙区在售楼盘价格攀升最为明显。而进入2013年,多数发展商资金回笼理想,降价让利动力普遍不足,而个别功能板块/区域因有规划利好支撑或者兑现,房价也将不断攀升,在此背景下,房价或将高位微涨,但大幅反弹的基础并不具备。究其原因在于,一方面,今年的新增供应量处于高位,只有合理的定价才能保证较快的消化率;另一方面,市场主体依然是以对价格敏感的刚需客户为主,投资投机型客户仍被政策明显打压。综上所述,明年房价预计将有5%-10%的涨幅,而豪宅涨幅或更大,另,考虑到成交结构以及今年年底翘尾因素的影响,明年十区年度网签均价范围将在14500-15500元/㎡。
2025-03-15 11:25
2025-03-15 11:05
2025-03-14 10:21
2025-03-14 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