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的潜质
对于链家而言,到目前为止的业务布局变化和股权变更并非终点。
根据此前披露的一份上市计划,链家将在2016年那轮融资后的5年内(2021年)完成首次公开发行。若按照上述计划进行,未来几年,链家的股权结构和业务布局很有可能继续调整。
左晖甚少公开透露链家的远景,但从近期的动作,不难判断出链家未来发力的方向。
一方面,链家理财独立为链链金融后,又借“互联网金融”之名,使之获准从事的业务范围比以往有明显扩大。有行业人士分析,在遭遇政策层面的挫折后,左晖仍然看到这一领域的市场前景,并通过此举表现出吃定二手房金融业务的决心。
另一方面,在今年1月9日的中城联盟年会上,左晖作了题为《租赁崛起》的演讲。其演讲素材由链家研究院发布,该机构认为,今年中国租赁市场的规模为1.1万亿,但仅占房屋交易市场规模的7%。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在30%-50%的规模。因此,未来5-10年,中国租赁市场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一位金融界人士认为,房屋交易领域的金融业务存在规模庞大、资金安全性高、收益率稳定的特点。若抓住这一市场,前景极为明朗。
租赁业务则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连续两年被提及,2016年的会议上提出“加快机构化、规模化租赁企业发展”。前景同样可期。有分析甚至认为,从业务布局上看,未来不排除链家分拆租赁业务独立运作的可能。
有数据显示,链家2015年交易额为7090亿元。其中传统的二手房买卖和租赁交易额达到5590亿元,新房销售1500亿元。收入方面,二手房买卖和租赁收入118亿元,占比约75.9%;新房销售收入25亿元,占比约16.1%;金融服务产业收入12亿元,占比约7.9%。而据透露,2016年1-11月,链家交易额已经超过1万亿。
成立以来的16年间,链家借助房地产市场的腾飞实现了快速发展。随着存量时代的到来,其优势被认为更加明显。尤其在2011年-2013年间,链家与IBM开展战略合作,完善了内外部IT系统之后,对外扩张能力大为提升。
房产中介观察人士指出,链家的业务前景存在巨大的想象空间,未来资本追捧力度势必会加大,其估值规模很有可能比肩万科等传统房地产开发企业。
但这个潜在的巨头究竟能走向何方,目前仍是未知。按照上述金融界人士的观点,其业务的平衡发展将很大程度取决于链家在陌生领域(金融、装修)的拓展能力。
另一方面,对于房地产领域的上市,近年来政策层面一直有诸多制约。由于链家与投资者签订了对赌协议,能否在不确定的政策环境中及时实现IPO,将可能成为链家真正的考验。
2025-09-21 18:55
2025-09-20 19:30
2025-09-19 08:55
2025-09-18 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