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苏州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苏州楼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特大镇改革新思路:公共服务按照常住人口配置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苏州房掌柜  2017-07-12 08:27:53
[摘要]人口50万的镇,只有两个车道,难免堵车;几十人编制的公务员,却要提供相当于一个地级市的公共服务……类似这样“大脚穿小鞋”、“小马拉大车”的窘况,在沿海一些发达地区城镇普遍存在。 如何破解?国家发展改革 ...

  人口50万的镇,只有两个车道,难免堵车;几十人编制的公务员,却要提供相当于一个地级市的公共服务……类似这样“大脚穿小鞋”、“小马拉大车”的窘况,在沿海一些发达地区城镇普遍存在。

  如何破解?国家发展改革委(下称“发改委”)组织编写的《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6》日前正式出版。这是发改委第二次发布中国城镇化发展年度进展的官方报告。

  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负责同志在介绍相关情况时表示,今年要重点培育发展城市群和新生中小城市。其中在推进特大镇扩权赋能方面,要推动公共服务从按行政等级配置向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转变,允许特大镇按照相同人口规模的城市市政设施、公共服务标准建设发展。

  “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广东省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原有的公共服务、城市设施建设都是按照户籍人口、行政等级来配置,这也导致沿海不少地方的外来人口很多,但是享受不到户籍人口的资源。

 龙港的夜晚 特大镇之烦恼

  江苏、浙江、广东的一些特大镇,如龙港、虎门、盛泽等地,人口规模动辄在50万以上,工业产值远远超过中西部很多县甚至地级市的水平。比如,龙港镇地处温州南部,总人口达50万。2015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226.9亿元,工业总产值407.8亿元,财政总收入23.2亿元。

  对于这些特大镇而言,这些年能下放的行政管理权限已基本下放。但是囿于镇级的行政管理体制,这些特大镇的发展依然受到了极大限制。比如,一个“超级镇”的公务员编制不过几十人,却要负担相当于一个地级市人口的公共服务,属于典型的“小马拉大车”。

  一位政策研究人士表示,现在所有的特大镇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再大,建设时还是按照镇的标准来设置。比如浙江省苍南县的龙港镇,人口有四五十万,但因为它是依照镇的规模进行规划,镇区内道路最多就是4个车道,很多都只有2个车道。

  对此,相关方面多次提出了“小城市培育”的概念,探索特大镇改市的路径。“十三五”规划把加快中小城市的发展作为完善城市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其中通过撤县设市和推动特大镇改市是重要途径。

  今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密集批复四川省隆昌县、贵州省盘县、陕西省神木县、湖南省宁乡县、浙江省玉环县和河北省平泉县六个地方撤县设市,标志着时隔20多年后,撤县设市重新开闸。

  县改市重新开闸了,但镇改市却毫无进展。实际上,相比县改市,镇改市要复杂很多,涉及的主要是行政体制管理的问题。因为在县改市过程中,行政级别和管辖范围都没有变化,而镇改市,就涉及到是改成镇级市还是直接升格为县级市的问题。

  比如,很多人提出将特大镇独立出来,直接升格为县级市,但这面临着一个巨大难题:其所在的县或县级市肯定会坚决反对。

  以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为例,去年苍南县GDP为458亿元,而龙港镇就达到了251亿元,占苍南县的55%。也就是说,苍南经济发展最精华的部分就是在龙港,如果龙港独立设置成县级市,那苍南县一下子只剩200亿元左右了,地方经济发展也将受到很大影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教授林江说,像东莞的虎门和长安,如果一下子升格为县级市,就成为东莞代管的城市,“掌控一下子弱化了很多,东莞肯定也不会乐意。”

  既然升格为县级市不大可能,那改成镇级市呢?在专家看来,这样改的意义不大。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牛凤瑞此前就对第一财经分析,几十万人口的特大镇即便改为镇级市,本身还是个正科级单位,只能有一个派出所,还是管理不过来。

  新方向:按常住人口配置

  发改委此次提出的扩权赋能方向颇引人关注。具体而言,就是推动公共服务从按行政等级配置向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转变,允许特大镇按照相同人口规模的城市市政设施、公共服务标准建设发展。

  彭澎表示,按照常住人口规模配置土地、人员编制更符合实际需要,不光是这些特大镇要这样改革,那些人口大量流出的地方就应当相应地减少土地、人员编制等指标,按照常住人口动态化管理。

  《人民日报》去年曾撰文指出,目前特大镇面临的限制主要在四个方面:一是财权小,财政资金大部分上缴,与事权不匹配,建设资金、城镇化成本难以负担;二是事权小,比如执法权限等管理权限不够;三是“地权”小,土地管理权限小,建设用地不足;四是“人权”小,人员编制不够,难以吸引人才。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说,按照常住人口来配置公共服务、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是一个市场化的举措。他认为,不管是公共产品的供给,还是基础设施建设,最核心的还是钱的问题,也就是涉及到特大镇财政的留成问题。

  “现有的体制之下,财政留成与行政等级划分是紧密联系的,特大镇经过上交到省、市、县后,自身留下的钱能否与需要提供的公共服务、城市基础设施相匹配,这才是至关重要的。”丁长发说。


分享到:
责任编辑:小满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1. 1苏州7月2日成交播报:住宅一手10、二手229套
  2. 2苏州6月29日成交播报:住宅一手141套、二手13套
  3. 3苏州6月30日成交播报:住宅一手141套、二手13套
  4. 4苏州7月1日成交播报:住宅一手10套、二手193套
  5. 5苏州6月28日成交播报:住宅一手305套、二手39套
  6. 6凤起开序 鸣于传奇|绿城·凤起潮鸣 城市展厅盛放品鉴
  7. 7苏州公积金新政,7月1日起正式实施!

新闻推荐

  1. 1苏州公积金新政,7月1日起正式实施!
  2. 2时间的契约:十年一墅,龙湖作答
  3. 3阳澄企业总部园:解码阳澄西岸总部经济的跃迁之路
  4. 4紧急通知!湖东顶豪四批次取证!
  5. 5园区人才房来啦!有新鸿基环贸广场、招商序......
  6. 6好消息!园区这里即将通车!
  7. 7全维示范区匠呈 | 以江南之名,重新定义“宋式风雅”
  8. 8苏州惊现“容积率革命”:砍掉593户,为92%低密墅境让路
  9. 9苏州↔张家港,以后只要15分钟!
  10. 10好消息,绿城桃源里再次领证,合院+叠墅!总价567万起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