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提问:东原所有业务中商业占比是多少?整个商业板块的发展和构成是怎样的?
罗韶颖: 商业的比例并不多,我们主要的营收还是来自于住宅,但商业是我们整个开发的战略里面非常关键的一个部分。
这个部分的意义是在哪里?还是会跟东原深耕的逻辑分不开。当立足于深耕中国有限的这10到15个超大、特大城市,而且项目可能分布在这些城市里面相对人口密度更高的区域的时候,那么肯定是躲不过商业这个命题的。
东原经历过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很敬业地去做商业,我们有三个主题商业,常规购物中心,都是样板店。到了第二个阶段,大家也都知道,REITs在中国还没有推动起来,对于一个常规的开发商来说,重资产的模式是很难持续的。所以到了第二个阶段,东原很专注于在住宅的扩张。
从2016年开始,我们给内部的商业板块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要开始启动新的一轮商业方面的攻坚战。首先,在不同的城市,相对人口高密度的地区,拿地时可能都躲不开会有商业面积的指标。常规的做法是做成商铺或者公寓然后卖掉,但我们觉得这并不是对最好的一个解决方案,当这些区域所有的竞品都是按这种类似的方式在做时,那区域内可能会充斥着高度同质化的商业。
从需求来看,现在和未来的特大城市里面,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越来越高,对于大多数普通消费者而言,一定会慢慢地被挤压到就近消费的区域,这其中有机会去做结构更丰富的社区商业。
当东原在城市深耕时,可以结合业主和客户进行线上或者线下的整合,来发挥力量。在这一个层面,我觉得我们公司实际上还没有系统地去把产品研发出来。所以2016年年初其实就布置了这个任务,2017年的重中之重,就是社区商业的启动。
现场提问:现在房地产市场又迎来了产品力的时期,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产品标签,东原在做社区商业的时候会不会有自己的标签?
罗韶颖: 东原走出去以后,产品形式不一定是复制,但是内核一定是会复制的,就是东原会根据地段特质来做最合适的产品。
在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开发商能融资能拿地,其实就已经可以决定规模和利润率了。但到了下半场这是不够的,未来要怎么走下去?对于像我们这样的企业,我觉得必须是从城市人群的需求出发来考虑这点。
我相信城市化的速度还会再提升,在这种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受挤压最大的就是城市中产阶级,根据他们在生活中的需求,其实可以做的事情很多。
我们做的社区商业,在开出前面两三个店的时候,你可能觉得很惊讶,这哪里叫产品线?差异太大了,任何两个项目之间可能都没有什么共同点。
回到最本质的方面,东原向来尊重每个项目的特质,包括土地与地段,在那个地段上面和周边的人。
现场提问:未来几年,东原对商业这块的布局、总投入和营运目标是怎么规划的?
罗韶颖: 从商业发展来讲,首先就是跑不掉的一定是北京和上海,这是做商业的兵家必争之地,而且当你要去做社区商业,从一万方到五万方这样一个刻度的产品时,北京、上海更加是兵家必争之地。
除了这两个城市以外,还取决于城市的消费力和项目所在地段,这不只是人口的问题。
重庆市绝对是人口数量最大的城市之一,但是在商业方面可能离南京、苏州都还有差距,所以我们会建立一套指标,用这套指标去筛选哪些城市来作为我们的发展方向,但是重点一定是社区商业。
运营方面,怎么样可以让资产增值?我们的判断,到了今天要让商业真正做到最大化的增值,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业态组合能够解决的。很多商业里面业态组合是不错的,可是业绩却不好,对此我们做了非常多的研究。
1891时光道选择商家品牌时,有一个重要的理念是这个商家必须具备最大化的独立生存能力,这是我们商业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逻辑。
2025-07-03 12:23
2025-07-02 08:15
2025-07-01 10:21
2025-07-01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