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散布点:战略驱动(省会和部分地级市)+机会驱动(部分县级城市和乡镇)
分散布点是海亮更快拿到地的关键策略。海亮认为:企业要想获得更多拿地机会,首先就得多布点。其次,海亮不想拿高价地,但又想尽量拿到好地,唯一方法也是多参与,多做城市布点,一线城市土地招拍挂一旦碰到几家竞价,竞争会非常激烈,而从全国范围来看,部分二三线城市其实也存在一些优质地块但竞争却不太激烈的机会,这一点海亮多年在西北地区、中西部地区有实战体会。其三,全国分散布局,也更容易让海亮在全国市场范围更精准地把握市场热点,更大范围去优化资源配置。
在具体城市布点上,海亮奉行“战略驱动为主,机会主义为辅”的布局策略,战略驱动,关键在于聚焦国内二、三线省会城市和部分地级市,在发展上会奉行精耕细作策略,持续积累和复用当地政府资源、客户资源、供应商资源以及口碑效应。而在省内布点上,一个省往往会精选3~4个城市,而一个城市里往往会选择多个项目,数量没有明确限制。
对于地级市的选择,一般会瞄准人口净流入的三、四线中心城市,着重看其增长潜能,且还要考虑一旦进入之后能否快速建立海亮项目的竞争优势,比如海亮布局的江西赣州,人口有1000多万,周边没有大城市,去南昌要4个小时,到广州要5个小时,赣州周边的城市化人口与资源流向大多只有去赣州,另一方面,赣州有很多稀土和矿产行业,购买力较强,且大型开发商也不多,因此海亮坚定进入赣州市场。
机会驱动,是以纯粹机会为导向,遇到一些优质地块或者好的机会也可以考虑进入,其针对的对象主要为部分县级城市,甚至是好的乡镇也可以择机进入,这种机会驱动的拿地做项目,也能实现企业规模与利润的提升。
(3).产业组合:整合资源共赢
作为中国企业500强,海亮集团以铜加工起家,现已发展为以有色金属、地产建设、农业食品、环境保护、基础教育为主体的多元化国际化大型民营企业集团。海亮集团的多产业、全国化发展,在各地提前积累了良好的品牌、丰富的社会资源、政府资源和信息资源,这对海亮地产拓展与拿地大有助益。
实践中,海亮集团与各兄弟产业的品牌输入,资金输入、产业联动对海亮地产都是实质性支撑。比如,海亮集团环保节能、有机农业等产业能帮政府和老百姓解决民生问题,大大提升老百姓的生活品质,因此在获取土地时政府也会给海亮更多机会。
2.更快开工
工作前置、再前置,是海亮高周转、快开工的关键策略。执行中,海亮重点从团队前置、定位前置、方案前置和招标前置进行落地。
(1).团队前置——拿地前项目核心团队要到位
海亮每新进入一个城市都会提前2~3个月招聘团队,总经理更要提前到岗,以熟悉海亮企业文化。在拿地之前,项目总经理和各个部门负责人都已招聘到位或储备齐了。比如海亮某区域总经理,进入海亮没多久就临阵挂帅,快速组建班子团队,当月就以2.34亿元竞得南昌市一地块,相隔不到一月,又以4.59亿元竞得鹰潭市一地块,而在拍地之后5~6个月,两个项目同时对外销售。
(2).定位前置——尊重土地价值,产品定位满足快销
好的定位关键在于尽可能让后期销售没有风险。海亮在定位上要求产品满足快速销售的目标,除了要求做刚需产品外,对高层主力户型也要求必须满足快销目标。另外,海亮不会盲目拔高土地价值,更多是尊重土地价值,顺势而为,确保客户对产品和主力户型最大程度接受。
2025-06-23 13:50
2025-06-22 15:45
2025-06-21 13:11
2025-06-21 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