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方案前置——拿地后1周报方案,抢快3个月开工
方案设计是最重要的前置工作,海亮拿地之前项目方案已接近报批程度,有些方案甚至做到扩初阶段,如前面所讲,海亮拿地之前就跟政府相关部门做了沟通,方案完全满足规划条件,所以真正拿到地块后,海亮一个星期就能把方案报进去。而对比同行平均水平,往往都要3个月,海亮相当于“抢”回了3个月时间。
如果没拿到地岂不浪费?海亮对这个问题,早算过帐了:没拿到地,也就多付了一些设计费,多费了一些工作精力;但如果拿到了,拿地到开盘就可能从8个月缩减为5个月,这个时间段将会节约好几千万的财务利息,所以利弊得失很清楚。
(4).招标前置——供应商前置考察,与战略总包单位深度合作
为更快的开工,海亮首先对总承包、土方、桩基单位、示范区景观、非毛坯修、软装等合作资源都进行了前置考察,高效完成所有考察报告,以便给新拿地块储备合作资源,节约资格预审时间。其次,为了加快开工、节约成本并减少纠纷,集团特别成立了战略采购部,并与铭轩建筑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规定当期开发土地70%都由铭轩建筑公司接手。即使大项目需要几家总包单位,但其中一家一定是铭轩建筑。其三,作为支撑快开快销的营销配套建设,如景观示范区、样板间、售楼处,很多时候没有时间招标,但又要保证品质,所以都让铭轩总包来做,速度往往比其他同行要快。
海亮地产与总包铭轩建筑公司、战略采购部的联动,最直接的好处是确保资金可以垫付,更能有效利用集团资源控制成本,另一方面是免去招标环节,减少了前期大量洽谈沟通工作,能加快项目开发进度。
除了工作前置之外,更快拿到“五证”也是海亮更快开工的关键点。受益于自身高周转战略,海亮很多项目拿地5个月后就要预售,因此国土证、施工证就得提前拿到,所以海亮就会更快于同行支付政府土地款,这一点,远远超出各地政府规定拿地后6个月付清土地款的常规周期,因此政府也会按照规定更快给海亮五证“放行”。
3.更快销售
(1).调产品:做适销的产品,80%为刚需
快速销售,首先要做对产品,尤其是要做主流市场的产品。考虑到目前整个房地产宏观调控对高端住宅的政策抑制,以及刚需市场的庞大,海亮2年前就已调整好产品结构,确立以刚需为主的单一产品线策略。截止目前,海亮80%的产品都是刚需。当然随着房地产主流市场的变化,海亮产品定位也会随需而变,但不变的是适销的产品策略。
(2).早蓄客:建临时售楼处,拿地后1~2个月就蓄客
海亮大多住宅项目拿地到预售才6个月时间,且项目身处二三线城市,需要建立以客户积累为主的营销策略,另一方面,售楼处、示范区作为关键的展示场所和营销触点又缺一不可。因此,为更好支持蓄客和快销,海亮在拿地后1~2个月或是一动工就开始搭建临时售楼部,完成蓄客接待,而真正售楼处造出来没几天就开盘了。
(3).快开盘:先开没有地库的楼栋
为更快开盘,海亮在首次开盘时尽量选择没有地库的楼栋,这样往往可以抢占1个月的时间,提前回收的现金流又可快速投到下一轮拿地上。其次,海亮地产为保证目标资金的回笼,硬性要求首期推盘去化率要达到70%,而一旦项目预售现金流回正,海亮就会视情况决定是否调整销售策略,整体销售体现出“前紧后松”的策略。
(4).快销价:薄利快销,以低于10%的利润率换取“售价优势”
是“舍利快销”还是“逐利慢销”?海亮追求高周转、做大规模则更注重前者。为落实薄利多销,海亮强调在项目现金流回正之前优先确保销售速度,并通过降低利润率(不到10%)来换得售价优势,但从单项目整体收益而言,由于利润要求较低,就可换来售价竞争优势,去化速度往往能更快。
为支持快速销售,在销售模式上,总部也鼓励区域进行营销创新,原则上只要不损害欺骗客户,不损社会道德,电商、团购、网购、行销等方法都可以尝试与创新。比如宁夏银川公司把房子卖到大型企业中的团购模式,去化速度和效果就非常好。
2025-06-23 13:50
2025-06-22 15:45
2025-06-21 13:11
2025-06-21 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