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旭辉收盘报1.53港元,当日股价最高1.55港元、最低1.52港元。换手率仅为0.03%。纵观8月旭辉的表现,旭辉的股价在1.50-1.60港元间波动。整个8月,旭辉共成交了9083万股,换手率也仅为1.51%。从换手率及股价上来看,旭辉在股市的表现差强人意,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对于实体经济的忧虑及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不足。但实际上其在房地产行业的表现却是可圈可点的。
“三高一低” 聚焦客户体验致力“全非毛坯”
8月13日,旭辉发布2014年年中业绩报告,旭辉上半年完成合同销售金额102亿元,同比增长42.5%;合同销售建筑面积81.57万㎡,同比增长14.1%。旭辉毛利为13.2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2.2亿增长了8.4%。报告中还指出,根据中国房地信息集团等权威研究机构的评测,旭辉的合同销售额在全国《2014年上半年房企销售排行榜TOP50》中排行第21。
在投资环境严峻、困难重重的国内房地产市场及银行流动资金趋紧以及潜在买家抱持观望态度进一步加剧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中,旭辉能取得如此佳绩与其精准战略导向不无相关。
高周转、高品质、高价值、低负债,是旭辉立身之本。这个带有浓重闽系风格的海派新贵,在继承闽系开发商几乎所有特点的同时,将其弊端“高负债”所带来的风险降至极低。产品结构方面,旭辉坚持“721”战略,即70%的刚需住宅、20%的商办物业和10%的其他类创新产品。项目运营方面,则坚持“8611”高周转战略,即从拿地到开盘8个月、首次开盘去化率达60%、11个月快速回笼资金。
旭辉控股中报显示,2014年前7个月共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117.2亿元,已经完成全年目标的53.27%;合同销售面积约97.3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近20.2%。
另一个令旭辉引以为傲的数据则是,上半年14家去化率高于60%的房企中,旭辉以65%的高去化率名列第8位。高去化率除了与其前期一直奉行的“刚需当道”(刚需占8成)有关,但其致力于“聚焦客户体验”的理念也息息相关。据了解,旭辉集团内部建立“客户满意度”考核指标,作为硬性任务指派到每个团队,打造旭辉产品的口碑。
强调高周转的开发商一般都与“复制粘贴”一词如影随形,而旭辉从项目选址到产品定位,从区域分析到客群筛选、从周边项目调研到自身产品功能分析,都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推翻再论证的过程,从而开发出性价比高的住宅项目。如今,旭辉将这一理念贯彻到另外一个项目中——“全非毛坯”。8月初位于上海的“旭辉集团产品研发中心”正式落成启用。据介绍,为推动旭辉集团“高品质”战略、“聚焦客户体验”、“全非毛坯”战略,作为快速奔跑中的企业的“大脑”,未来中心将集研发与培训为一体,并且代表企业在未来一个时期内的主力产品成果,为未来几年集团规模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人才保障。
“我们的战略是2017年实现全非毛坯的目标”,旭辉集团执行副总裁陈东彪对媒体表示。
2025-06-25 08:19
2025-06-24 10:45
2025-06-24 08:05
2025-06-23 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