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苏州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谈房论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哈继铭:房地产调控或不持续 一二线房价还会涨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哈继铭 苏州房掌柜  2017-02-27 01:42:08
[摘要] 作为美国堪萨斯大学经济学博士,哈继铭先生曾任高盛集团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在宏观经济研究领域中,他被业内同行誉为“眼光独到”,其研究特点为“用清晰的逻辑和详实的数据支撑起来的、极具深度的市场研究”。

  一财 李策:您还提到过近20年来人民币的购买力大幅度下降,由于资本管制,热衷于全球配置资产的人非常困惑,现在一二线城市限购限贷,那么应该投资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还是在股市里厮杀?

  首席 哈继铭:沪港通、深港通,它其实是创造了一个国内投资向境外来配置资产的一个机会,就目前看到的数据来观察,沪港通、深港通南下的资金额度,还是没有充分地使用,所以还是有一定的空间的。另外就是留在国内的资金,我觉得投资机会也是有的,刚才我们谈到未来大消费行业会带来很大的机会,这里面有二级市场上已经上市的公司,也有一些正在蕴育中的新的公司,人们也可以通过PE等等这样的形式来介入。至于房地产,我觉得是这样,中国的大城市房地产还是有它的上升基础,虽然人口红利已经向我们渐行渐远,但是中国的城镇化还在进行中,尤其是大中型城市的就业机会、社会福利、教育医疗水平对于其它地区的人口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所以我是觉得中国的房地产并不是说因为价格很高,尤其是一二线城市,就意味着马上就要跌,中国房子贵不贵?贵,但是短期会不会暴跌?我觉得不会。

  一财 李策:可不可以说2017年,我们的房地产市场不用担心下行,但是会趋淡,可能趋淡一段时间之后,政策放开了还是会上涨?

  首席 哈继铭:对,如果这样的需求在一段时期里面受到了明显的政策压制的话,它可能会带来开工速度的下降,带来供应的下滑,而需求又是被抑制住的,这样的话,未来又会产生有待于释放的需求,在未来的某个时点,它可能会集中释放出来。这几年来我们看到基本上都是这么一个情形,两年上升,伴随着两年下降,这个周期似乎周而复始。目前来看,这样的波浪式的周期,并没有已经彻底地结束。

  一财 李策:可以理解,对于房地产市场,我们政策的着力点是防风险,那么风险稳住了之后,可能为了刺激增长,就会放开对于楼市的管控。对于房地产市场长期健康 稳定的发展,您赞同征收房产税还是根据人口的流动,加大土地供给?

  首席 哈继铭:我觉得更有效的政策就是你刚才说的,征收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收。

  一财 李策:比如说第三套、第四套,对于这种投资性购房进行征收么?

  首席 哈继铭:对,或者对于控制的房子进行征收,这个问题其实谈了很久了,谈了有十多年了,目前似乎并没有一个明显的迹象显示这样的税种会推出。在这么一个假定下,我觉得其它的一些行政性的措施也不得不起一定的作用,比如说现在的限购,在需求端,抑制投资的这种需求。在供应方面也是要压价格,所以价格涨幅太大的楼盘,不让它开盘,我觉得这种政策可能是管得了一时,管不了长久。关键还是需要通过更为科学的手段,比如说增加土地供应,增加土地供应就可以来平抑房价的过快上涨,同时在这个基础上适时地推出一些必要的税种,这个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中国房地产实际上是一个政府在里面起着相当大作用的一个行业,尽管房价很高,但这里面很大一部分是税收,是土地税,土地出让的成本。其实老百姓也很有趣,花了那么高的税买了那么贵的房子,觉得自己心里很高兴,很踏实,因为房价涨,实际上中国房地产有点像烟草行业,税收也很高,抽烟的人买了以后,虽然花了很大的价钱,花了很高的价钱买了烟,但他抽了以后过了瘾,他还是舒服的。

  一财 李策:应该和中国老百姓的观念有关,买房才有安全感。现在让机构也参与壮大租赁市场,对于引导租房理念有多大效果?

  首席 哈继铭:让机构和家庭成为租赁市场的房源提供者,这个是在2015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当中提出的,但是2016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是“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租的”,虽然一字之差,但是我觉得在政策方向上是有了明显的变化的。就目前来看,人们买房子还是有这么一种预期,就是说我今天买了,将来房价还要涨,因为将来土地价格会更高,政府在房地产环节当中所征的税还会进一步地提高,所以他今天买房子,尽管付了很多的税,按理来说付税多,你不应该高兴啊,但是他觉得将来的人付的税还要更多,所以把将来预期着房价还会进一步上涨。那么在这么一种预期之下,人们在不断地买房,再加上刚才我们也讨论了,中国老百姓其实投资的渠道还是比较狭隘的,国内资本市场的波动很大,资本账户还没有完全开放,向境外投资的渠道并不是非常顺畅。所以种种因素,使得中国的房地产,我觉得在短期来看,并不会出现一个大幅的波动。

  一财 李策:我还记得您在2006年的《人口红利报告》中这样解释中国的经济现象:“人不值钱,钱不值钱,干什么都挣钱”,那么现在是“人更值钱,钱更值钱,干什么都难挣钱”,又有了通胀的压力,对于我们脱虚向实,振兴实体经济来讲,我们百姓可以做什么?老龄化社会有什么可以挖掘的投资机会?

  首席 哈继铭:你谈到人口红利,这个是我们在2006年做的一个研究,发现中国的劳动人口在总人口当中的占比,从80年代就开始上升,一直到2010年到2015年,这五年期间见顶之后,会明显回落。那么在它的上升过程当中,劳动人口速度增加一定是带来劳动力供应充裕,资金过剩,储蓄率很高,这么一个现象。但是过了这个拐点之后,就有可能出现劳动力供应不足,并且储蓄率下降,那就变成一个人更值钱,钱更值钱,干啥都不容易挣钱这么一个现象。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做资产配置、投资,如何把握这么一种质上的变化,来寻求新的投资机会。我觉得人口老龄化到来之后,并不是没有投资机会,有些领域还是有很大的投资机会的,比如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人们的收入水平已经到了一定的水准,很多老百姓可能也不得不到了前半生攒钱,后半生花钱这么一个地步,这时候对于消费就有大的推动,有些领域,我这几年也是谈的很多,我又写过一个报告叫《从中国制造到为中国制造》,也就是说从制造到消费,说白了就是,那么消费里面我们看到,简单举几个例子,比如说医疗,大健康行业,人的收入水平到了那个地步,年龄到了那个地步,环境的压力等等,都使得人们不得不在这方面的支出有所增加,政府对于人们的健康、人民的福祉也是很关心的,所以政府在这方面,医疗、教育等等方面的支出也会相应的增加。所以这个行业,我觉得在未来中国很长时间里面,都会有很大的投资机会。当然,这个机会可能前几年来说粗放型的投资就能获得很大的回报,接下来使得人们要更为精准地来把握大健康领域的一些分支机会,如何来打造精准医疗,如何来打造防患于未然,使得人们不仅是不生病,而且能够长寿,能够活得更加健康,这方面的医疗机会,保健的机会可能会更多一些。

  医疗只是一个例子,另外像我们旅游休闲行业,现在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都愿意看一看外界,甚至于走出国门看看全世界,所以我们中国人出去旅游是这几年蓬勃发展的行业,尽管如此,我们出行率相对其它国家来说还是比较低的,我们看了一下一年当中出去旅游也就是1亿人次,跟我们14亿人相比的话,10%都不到,像中等收入,韩国这样的国家就达到30%,所以我们上升的空间是很大的,欧洲更是达到40%。我们在体育、文化行业,无论是传媒、影视,还是体育赛事,健身等等这些行业都有很大的商机,互联网也是,无论是本身互联网的应用,手机的普及率,还是说互联网与其它行业的嫁接,比如说Fintech,互联网金融,这个在中国是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机会,我们中国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应当说在发展中国家是最高的,我们的网络覆盖率比很多发达国家都要高。你看中国,我们到大街上,糖炒栗子,哪怕是烤红薯都能扫一扫就能微信支付,这些在其它国家都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我们还是有很大的商机,很大的发展机会,所以我们刚才一开始谈了不少宏观上的一些风险,我觉得中国宏观风险与微观机会是并存的。


分享到:
责任编辑:吴梦煦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事关落户!房产落户公开征求意见
  2. 2苏州遭遇欠薪?请扫码!苏州市住建局发布通知
  3. 32024年苏州市区高中段学校招生工作问答
  4. 4重磅!苏州新增一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5. 5拿地即开工!苏州全面推广!
  6. 6苏州东站“进度条”刷新!
  7. 7紫金·翡丽甲第出场即王炸,城市顶豪会客厅即将公开!
  8. 8苏州又将新(改扩)建一批学校!
  9. 9在苏州,与花园城市共创下一个30年
  10. 105-8F!苏州这里迎来低密纯洋房住宅!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