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20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六个月前,罗韶颖在东原地产总部迁入上海时写下了这句话,揭开了这家渝系房企新的战略起点。六个月后,在重庆长江岸边,她带来了东原地产2017年的商业规划。
12月15日,在重庆南滨路上的1891时光道中,观点地产新媒体见到了东原地产董事长罗韶颖。
带领东原在房地产市场驰骋多年,如今罗韶颖正在为东原描绘下一阶段的蓝图。
2004年正式成立的东原地产,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成长阶段,以重庆为重点的西南版图之后,进一步铺开全国布局,瞄准的是中国特大城市以及具备成长为特大城市潜力的重点城市。
“我们认为这样的城市在中国应该不会超过10-15个,这些就是东原精选深耕战略的重点。”
深耕逻辑之下,长于住宅开发的东原地产也将目光投向了商业地产,“从10-15个特大城市的深耕逻辑出发,商业肯定是无法回避的命题。”
突破口落在了社区商业,据罗韶颖介绍,东原地产2017年的商业主题将是社区商业,并将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寻求更多的项目落地机会。
东原商业之道
12月16日,重庆1891时光道二期正式开业,一同面市的还有坐落其中的西南首个滨江艺术展览中心原·美术馆。
这家民营美术馆,以希腊雕刻家菲克亚斯的黄金椭圆比例为参考,设计成为被高高托起的360°全景球体场馆。长江岸边、南滨路上,也就此多了一个“重庆眼”。
在商业项目中打造一个这样的美术馆,并不是业界常见的举动。此外,除了打造艺术文化的氛围之外,1891时光道的进驻商家中也有不少独特的品牌或者概念。
谈及1891时光道商业的定位,罗韶颖使用了“尊重特质”一词。
“我们希望打造的是重庆首个滨江文化艺术商业,长江岸边的南滨路这一公里上,我认为是这个城市中最适合打造美术馆的地方。每一个地段都有其本身的特质,东原做项目时会尊重地段本身的特质,力争实现价值最大化。”
同样基于这种定位,1891时光道在进行招商时,也尝试将与重庆历史和文化相融合的概念结合到每一个商家。
截至目前,以1891时光道、东原新新PARK和东原东东摩为代表,东原地产商业地产已经涉及城市地标级主题商业、区域型主题购物中心和邻里级社区商业三种产品。
用罗韶颖的话来说,东原在重庆几乎尝试了所有的商业形态,“其实也可以叫实验田,有的实验田做得不错,有的实验田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这么多年的尝试中,我们经历了许多教训,也积累很多宝贵的经验。”
不过,尽管已经具备打造城市级商业项目的能力和经验,东原地产并没有将大体量的购物中心和主题商业视为未来商业地产战略发展的主线,反而将重心聚焦在社区商业。
罗韶颖表示:“2017年东原商业的主题是社区商业,如何在不同的社区中打造不同内涵的产品,是我们2017年的重中之重。”
社区商业突破口
回顾东原发展商业地产的历程,罗韶颖将之概括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东原基本尝试了各种主流的商业产品,第二个阶段,实际上更多地专注于发展住宅业务,但是到了今年初,我们对内部的商业板块设置新课题,就是要开启新一轮的攻坚战。”
站在战略发展的角度,东原对商业的探索,与其未来精选深耕的布局逻辑紧密相关。“如果要深耕有限的10-15个特大城市,那么必然无法回避商业这个命题”。
东原地产瞄准的突破口正是社区商业:“房地产的黄金时代,拿地和融资能力基本就已经决定了房企的规模和利润率了,但是到了下半场,仅仅只会拿地开发是不够的,还要关注人的需求延伸。”
罗韶颖认为,在快速城市化和提升城市效率的过程中,压缩交通和时间成本的必要性,必然会让人们更加倾向于在居住社区周边完成生活中的商品消费和服务体验,而社区商业的存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被最大化地得到应有的价值呈现。
“这中间的势能差就是我们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东原要把社区商业定位为商业地产的发展主线。”
相较于把社区的商业面积打造成为销售型公寓或商铺的模式,东原地产更倾向于打造统一规划和定位的持有型社区商业。
“未来人们的消费需求一定会进一步升级,指向业态层次和体验感受更丰富的社区商业,所以当东原在做城市深耕时,就是要打造符合社区特质和需求的商业。”
但罗韶颖也坦言,东原还没有真正系统地完善社区商业产品,这正是公司明年在商业板块的重点工作。“产品研发的意义并不是完全指硬件上的复制性,更多会关注如何挖掘和打造呈现社区内涵的产品。”
就城市布局而言,北京、上海是东原寻求社区商业落地的首选。
“除了这两个城市,项目还取决于城市的消费力和地段,我们会建立一套指标去选择合适的城市作为发展布局目标。”罗韶颖如是表示。
2025-07-02 08:15
2025-07-01 10:21
2025-07-01 10:13
2025-06-30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