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功权和潘石屹接受了成熟的商业规则后开始对冯仑进行思想教育。正在这时,冯仑在美国又邂逅了周其仁,周给他讲“退出机制”和“出价原则”,这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不能用传统文化中的兄弟感情处理内部矛盾,而要用商人的规则处理分家。
“以江湖方式进入,以商人方式退出”的念头就此诞生了。当“老大”确立分家规则、兄弟们又觉得规则不坏的时候,“万通六兄弟”终于分道扬镳、各奔东西了。
六兄弟所走的路也有所不同。
分家后,王功权投身于风险投资,他后来因民生银行、江西赛维等项目名震江湖。冯仑选择留守万通,后来通过借壳也成了上市公司董事长。易小迪分到了广西万通,在此基础上创建阳光100集团。王启富一开始做国际贸易,后转做木地板,现为海帝木业(天津)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军去了四川,据媒体报道从事农业高科技。
关于万通的那段历史,外界只能从当事人的回忆里得到一些片段,但崛起于大时代江湖的万通,像块巨大的磁铁,吸引了各路商业精英,被称为中国地产界的“黄埔军校”,业界为之侧目。
多年后,冯仑告诉记者为什么他扛了万通的壳子:“万通的始作俑者是我和功权,他走了,只有我来扛,其他人又不放心。”有一天,冯仑和王功权去看他们早期的一个房子,王功权说:“没想到你能扛这么久,太困难了,如果只挣几个亿,天理不容;如果挣几十个亿,我心里不平衡。”
冯仑曾对记者总结从商经历:“成功就像走路,比别人走得长又还活着,还能笑,别人就认为是成功。其实两个字就可以说明白:死扛。”但过往并未使他心目中的理想主义泯灭。2006年11月,冯仑给王功权发了一条短信:“横穿胶州,过临沂,下莒县,忆起万通举事之初,铭刻‘毋忘在莒’,庄敬以求自强,不禁胸中再点兵,万里江山一日收……”
尽管投身很早,也很早就在地产江湖扬名立万,但相比其他同行,冯仑的事业难说辉煌。与他本人的知名度相比,万通公司显得不那么出众,不要说万科,和恒大、碧桂园等同行相比也有一定差距。
在业务探索上,冯仑一直寻找自己的路,也因此屡屡创新。从“美国模式”到“嘉德模式”,从纽约世贸中心到台北2011大厦,从批发市场到立体城市,冯仑和他的万通一直都挺忙乎。
通达人生
在冯仑看来,他的人生轨迹充满了时代的意味:最开始,有人说他是反动文人;流落江湖,成为流氓文人;为了养活自己,被迫做了商人,被认定为民营企业;再后来,就成了黑心开发商。
1989年下海时,干爹马鸿模告诉他:“你这是高山上倒马桶,臭名远扬。”干爹的话一语成谶,当然这代表着那个时代的某种认知。
2025-07-03 12:23
2025-07-02 08:15
2025-07-01 10:21
2025-07-01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