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苏州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谈房论市

谈房论市

金融教授朱宁:经济雾霾蔓延 楼市或临万丈深渊

春节过后的土地市场,地价高拍早已经不是新闻,而成为常态。

财经评论家和专栏作家叶檀:浮夸居民财产性收入

一季度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有两个特点,第一,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增长中,财产性收入增长11.2%,虽然财产性收入占收入总比重仅2%左右,但耀眼的增速说明,财产性收入可能成为重要依托。经营性收入增长9.28%,增速位列第二,转移性收入增速为8.8%,位列第三。延续了2010年以来的惯性,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好于城市居民,其中财产性收入增长27%,工资性收入增长16.5%,转移性收入增长12.2%,家庭经营收入仅增长7.3%。上述增速均为未扣除通胀的名义增速。

房地产专家郭海臣:城镇化战略中小城市运营之道

新总理的新城镇战略构想,随着两会换届而正式拉开大幕。殊不知,郭海臣思想社已埋头在中国的三四线城市操盘十几年,南至海南岛上,北到大庆油田,东至上海边城,西到川蜀山寨,四处流窜作案,指点江山。一个人,一个团队,一辈子只干一件事,总会有些心得,于是,我们总想把这几年的商业实践转化成文字思想,以为“郭海臣思想社的传世商业思想库”充饥解渴。

南京住房和保障局长李真:保障房收入标准将上调

 三年未变的南京市保障房收入标准即将上调,再次把保障房相关问题拉回人们视线之内。

财经专家吕谏:市场价不透明 政府不愿让房价下降

又到一年项目选择时,很多时候朋友问我,希望做什么生意,哪种生意好做?我说什么生意都好做但也难做,根据中国的国情特色,最好是做一些市场价格不透明的生意,价格不透明,利润就高,可以唯利是图。

营销策划专家苏步超:未来十年房价将上涨一倍

不可否认,从2003至2012十年间,中国城市房价增幅至少上涨了一倍,个别一、二线城市甚至多达二至三倍。国内房价增幅远高于GDP增幅,也高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那么,在现今楼市调控常态化的政策背景下,未来中国房价是否还会继续增长?答案是肯定的。我的观点是,至少上涨一倍。

海亮江苏区域总经理史庆超:融入苏州 打造海亮特质的人居作品

说起海亮地产,相信苏州业内人士不会感到陌生了。今年强势拿下两块地,让海亮地产在苏州房地产市场的曝光度迅速增加。 2月18日,海亮地产9.43亿元成功竞得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北路地块,面积242亩,楼面均价约2600 ...

易宪容:行政手段“新国五条”能遏制住房投资?

可以说,由于形势紧迫,“两会”匆忙出来了“国五条”,其目的就是要稳定市场预期,让上涨房价稳定下来,根本目标就是要遏制住房投资投机。可以说,2010年“国十条”之后(当时国十条是李克强主持制定的),政府房地产政策已经看到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核心所在,就是如何遏制住房投机投资,让国内住房市场真正转型为一个消费为主导的市场,让国内居民的住房消费真正释放出来。当时“国十条”遏制房地产投资投机的工具很多,由于不是李克强主政,从而当前政府职能部门仅是选择性使用这些工具,甚至于最有效经济杠杆工具不使用,反之推出了政府过度行

中房协经管会宋延庆 利润率持续走低并加剧分化

房地产市场有“每三年一个好年景”的大致规律。上两个丰收年是2009年和2006年。受益于市场整体回暖,去年有九成多的企业实现了销售额和营业收入的双增长。在专题分析房企盈利性指标时,基于2010、2011两年净利率持续下降的趋势,虽然已提前预料到了多数企业的盈利情况不容乐观,但至少净利率会企稳,不会继续走低。可从已公布年报数据的企业来看,降幅之大还是有些出乎意料。

金岩石:温州楼市跳水拉开了楼市泡沫破灭序幕

在城市化的最后阶段,房价走势将冰火分明,中心城市房价上涨,边缘城市房价下跌,缺水的边缘城市房价下降。

新闻排行

打折促销

买房天天看

导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