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明年会不会好些呢?2014年以前,这些城市的合计新开工面积均高于销售面积,但近2年的合计新开工面积都低于销售面积,意味着我们在寅吃卯粮,明年也不乐观,供求难以平衡。
那么,后年呢?2013年以来,在这些城市,合计房企购置住宅用地面积逐年下降,显而易见,未来房企无地可建。而销售逐年上升,反差越来越大。
以上海为例,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统计,2015年还有278家房企拥有在售楼盘,但到今年9月,只剩下46家房企拥有2万平米以上的可售面积余量,我们可以想象,剩下不到2万平米可售面积的房企,未来基本上不会再有机会继续留在上海滩厮混了。
房企无房可建,居民自然也无房可买。
新房市场正在萎缩, 今年被调控的热点城市供不应求已经成为新常态。
再以北京为例,2015年批准上市住宅9.7万套,销售10.9万套,透支1.2万套。今年以来批准上市5.9万套,销售7.2万套,两年共透支2.5万套,而且供销均萎缩了约30%。
更令人咋舌的是,2015年,房企在北京购置住宅用地规划可建面积875万平米,今年至今仅有区区的159万平米,大致相当于1万多套住房供应量,明年呢?土地供应总量恐怕还是很难恢复到2015年的,未来即使新房市场不会消失,但越来越小是可以预见的了。
北京推出的住宅用地本就极度稀缺,现在又实行了竞房价、竞地价、再竞自持面积的土地拍卖政策,新推出住宅用地几乎都变成100%自持,未来北京还会有新房市场吗?
当北京没有新增住宅供应的时候,可以当成住宅的商办楼自然变成香饽饽,商办楼的房价当然也会涨。
当然也不只是北京,热点城市自2013年之后土地市场就集体性趋同了——供应持续萎缩,鲜有明显增加土地供应的。
2025-06-26 08:31
2025-06-25 08:41
2025-06-25 08:29
2025-06-25 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