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小平看市
一、借鉴:家电业是房地产业的“镜子”
陈小平认为,每一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大都需要经历四个阶段,即: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我国家电行业的发展路径可以作为房地产企业发展的一面镜子。
在上世纪80年代,家电行业处于卖方市场,产品供给远远跟不上产品需求。此时,企业之争体现为生产能力之争,能抓住这个机会,扩大生产线,迅速把体量做大的企业得到突破式发展;没能抓住机会抢速度抢规模的企业就退出了市场。这属于第一阶段;到了第二个阶段,市场供需开始出现缓解,供求基本平衡,市场竞争转向为价格之争,而价格之争的背后是成本之争。一批成本控制相对有效的企业生存下来了,而成本控制不下来,或者对成本控制不够重视的企业,又死掉一批;在企业经过几轮价格下降之后,消费者对产品的诉求开始转向质量、品质、性能兼优。这时,企业的竞争开始体现为产品之争,产品品质性能跟不上的企业又淘汰一批。这是第三个阶段;到了第四阶段,产品同质化严重,这时市场开始体现为服务之争。此后,消费者的理性程度以及企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最后集中体现为不同企业的品牌之争,比拼的是产品、服务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实力。
这就是家电行业走过的一整条路。
陈小平认为,家电行业的这几个阶段完全可以印证到房地产行业:早期也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直到今天很多时候都还是体现在生产能力之争,所以企业要囤地,要做规模。但市场也开始走到价格之争,尤其是一些过度竞争的二三线城市已非常明显,企业没有一个优秀的成本管理,价格得不到控制将很难活下去;当市场价格已经没有太大波动时,市场开始转为产品之争;房地产的服务之争则体现得更早,因其行业对服务有着较高的依赖性。所以对于房地产企业,在成本、产品、服务方面所需要投入的精力、关注的程度会越来越高。
总体来说,随着竞争的激烈,竞争形式的变化,房地产企业已经由原来赚多赚少的问题,逐步开始变为赚不赚钱的问题,由原来发展快慢的问题,转变为能不能发展的问题。
二、转型:不是偶然是必然
很多人认为,这轮房地产企业的转型是政府宏观调控所致,陈小平却不认同。他认为宏观调控只是使房地产行业的转型提前来临,并且更加残酷,但并非转型内因。真正触发转型的内因是行业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是市场规则在开始发挥作用。
陈小平认为,如果站在企业角度来看房地产业过去20年间的发展,多数房地产企业的利润更多来自于土地红利,而土地红利又来自于城市化的快速扩张,和来自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投入过后所带来的土地增值利润,这些利润要远高于产品本身所带来的利润。而这个土地红利时代在陈小平现在看来已经成为历史。
今天,房地产企业面临的行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行业已走过非理性繁荣时期,市场逐步回归理性。一是产品供给能力大幅度提升,二是消费者开始逐步回归理性,从而导致选择面越来越多,原来那种对产品的饥渴程度开始得到缓解;三是政府对这个市场也开始更加了解和熟悉,调控起来也更加理性和得心应手。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房企的投资回报率不再像过去那样高企,所有的地产商都面临一个战略性的变革的时代。
应该说,整个房地产行业已经到了需要转型的时刻。
2025-06-27 09:11
2025-06-26 08:31
2025-06-25 08:41
2025-06-25 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