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巧设新区大盘的开发顺序及节奏
造城,在开发的顺序、节奏、业态的组合这方面很有学问,中南有大商业、小商业、酒店、办公楼、住宅等业态,先开什么后开什么,相互怎么做到互动,每年商务的推多少、怎么推,商业的推出多少、怎么推,这些都要通盘考虑。而不同的项目具体做法又会不一样。
比如中南在南通,首先是做一部分住宅,紧接着跟上的是社区式、街区式的商业,为住宅提供配套。有了这些,就初步具备了人气和一定的配套,此时再马上构思商务功能,盖写字楼就基本有了市场基础。等几栋写字楼基本成型后,就有了商务功能的支撑,酒店应该跟上。酒店因其标杆效应比写字楼要强,以及其本身带有的功能多,所以对整个地段的价值提升也是极大的支撑。接下来就考虑大商业,先做一个中端的时尚型购物中心,面向大众型年轻消费群体。等人气快速集聚起来后,再开始做高端的精品商业。精品商业出来之后,还要考虑继续推出更高的商务,办公业态。
当然,每个项目也有共通之处,第一个就是要确保现金流是安全的;第二个要保证每年通过推出一些新的业态,能够使项目有新的价值提升点;第三个要保证新推出的业态能够得到有效的经营和运作。
值得注意的是,住宅基本要一直处于同步、滚动开发状态,以便享受其它业态带来的溢价。如果一下先把住宅开发完,这里所有的配套还不成气候,对住宅来说溢价空间就很小。同样,商务功能也是逐步推出,随着商业功能的完善,商务功能的价值也在不断提升。对于商业来说,要分好阶段,社区商业、小商业、大商业,要随着住宅、商务功能的不断完善,随着当地的人气及周边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把握好开发节奏。总之,做新城做大盘,各种业态的配置,各业态之间的搭配,都是要做严密的推敲。
另外,中南发现,造城一定是一个开放式的环境,尤其在路网设置上,不能做成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应与周边的整个环境融为一体,以便依靠人群、流量来支撑新城的商业运转。
五、“中南式”管理创新
1.做强总部“原子核”
中南强调强总部,精兵优政、提升总部的研究能力、专业能力、管控能力、决策能力,通过加大总部的管控力度,来减少在造城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
陈小平表示,中南最终想希望形成日本大成的管控模式,日本大成总共就几千人,而总部大概就接近3千人,大量的东西都是在后台集中,比如所有标准的形成,所有的重大的支撑性活动,前台主要是负责项目的具体落地。
中南就是走的这样的路,坚持总公司在重大决策领域、重大风险领域的决策把关,坚持总公司对项目公司的过程管控,建立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平台,实现做强总公司、做大城市公司的目标。一线更多定位为执行中心、利润中心,总部定位为决策中心、专业中心。陈小平打了个比方,产业集团更多的是教练员,项目公司是运动员,采取什么样的战术一定是教练员要明确的,运动员必须在规矩之内行动。这样的组织就相当于原子核,原子核力量够强,一个一个的电子环绕总部旋转。
陈小平认为,说房地产行业原来的管理粗放,往往就是各个项目公司各个城市公司拥有太大的权利,拥有太多的利益,各自为政。未来不在管控上集成,这个企业一定存在很大风险,而且发展的速度也一定会降下来。
强总部管控在陈小平看来有三大优势:一是总部集中能够进行有效的调度调配,发挥规模效应;二是风险可控,房地产异地多项目,而且项目制是有一定周期的,有项目的临时性,地域的分布性,这些特点是房地产行业的风险。未来能活下来的企业一定是总部强的,有管控能力的;三是推进的能力强,比如许家印的有些管理是可以借鉴的,他的一个指令半小时能到终端,这得益于他有一个强总部,能把这些有效的推下去。所以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执行力,还是要在集约型管控上做文章。
2025-06-25 08:19
2025-06-24 10:45
2025-06-24 08:05
2025-06-23 22:44